3月25日,合肥研究院承担的两项中国科学院STS重点项目“基于大数据的慢病风险防控服务体系建设”“肝细胞癌早期检测数字等温扩增系统研制”通过结题验收。验收会由中科院科技促进发展局牵头组织,合肥研究院科技促进发展处承办,采用视频会议的形式召开。
验收专家组由来自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疾控中心、中科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安徽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安徽省肿瘤医院、合肥市创新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和中科院苏州医工所的九位专家组成。合肥研究院副院长宋云涛、科技促进发展局生物技术处四级职员周桔出席会议,生物技术处副处长杨明主持会议。
宋云涛代表研究院对出席会议的领导和专家表示欢迎和衷心感谢,他介绍了两个项目的执行情况,希望项目团队以这次验收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提升科研攻关能力、提高成果转化质量,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杨明宣读了验收专家名单、两项中科院STS重点项目的管理情况并提出了项目验收要求。
项目验收环节,项目负责人分别就项目指标完成情况、成果与产出、示范应用、经费使用情况、未来发展等方面做了总结汇报。专家组认真听取了项目负责人汇报,对项目进行了质询与评议,肯定了项目组在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方面做出的实质性贡献,并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专家组一致认为,两项中科院STS重点项目均完成了预期的各项目标,经费使用合理,实施效果显著,同意通过验收。
中科院STS重点项目“基于大数据的慢病风险防控服务体系建设”主要针对重大慢病防控需求,在常见慢病早期预警、多途径协同干预、高依从性管理及并发症筛查等关键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构建了以安徽合肥为中心的“三甲医院(体检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个人(自助)”多节点分布式慢病防控城域网,和北京中关村医院以“基因组学测评+精准指导”为特色的辐射式慢病防控大功能社区。目前,已累计完成80261人慢病风险评估与健康建档管理,其中1063人实施了精准运动干预或营养膳食干预。随着项目科研及示范应用工作的推广,项目的健康经济效益将不断得到延伸扩展。
中科院STS重点项目“肝细胞癌早期检测数字等温扩增系统研制”主要针对肝癌早期检测的迫切需求,提出了用于肝癌相关miRNA快速检测的链置换等温扩增新方法,研制了新型高通量微流控生物芯片及配套的生物芯片阅读仪,并联合中国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10家医院,建立了肝癌早期诊断模型。项目研发的“数字PCR预混液试剂盒”获得了一类医疗器械备案凭证,完成了二类医疗器械“生物芯片阅读仪”的注册申报工作。
验收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