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973”项目的支持下,最近,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张忠平研究员和王素华研究员领衔的研究团队发现食盐(氯化钠)的新结晶形态,成功在亚稳态水滴的表面生长出斗状单晶,并实现在水滴表面的组装。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著名的国际化学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上。
氯化钠俗称食盐,是人类接触最早并被广泛使用的水溶性盐,其结晶形态是高度对称的完美立方体结构。长期以来,在经典的教科书和结晶学的理论中,都把它的结构作为一个最为典型的高对称面心立方点阵的例子来描述。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科研工作者已经能合成出水不溶性材料的各种结晶形态、纳米结构和组装构造,由此发现了很多有趣的新纳米特性。然而,改变水溶性无机晶体的生长方式一直没有寻找到合适的途径。近来,智能所研究人员利用简单的亚稳态水滴成功改变了氯化钠的生长习性,构造出斗状单晶和空心球状组装体。这一发现为合成水溶性无机、有机和生物结晶材料开拓了新途径。《德国应用化学》的编辑认为这是一项非常有趣的工作,评审人认为它不但会丰富教科书的内容,也会吸引更多的化学和材料科研工作者来深入探索这一领域。
氯化钠或氯化钾斗状单晶及球状组装体的演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