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进展

城市景观水污染治理新技术通过鉴定

作者:余姿发布时间:2013-10-22【打印】【关闭】

  由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和安徽雷克环保科技公司联合完成的“基于底泥洗脱的城市景观水综合治理工程示范和应用”10月18日在池州通过专家鉴定。专家认为,项目开发的技术具有原创性、实用性、经济性和自主知识产权。百荷公园实施的技术具有普适性,不仅对城市景观水,对于湖泊等水污染治理也是适用的。专家希望有关方面支持机理研究,建议企业尽快实现技术和装置的产业化,也可以考虑向国外推广。

  百荷公园位于池州市中心,水面7万平方米、储水10万立方米,是古池州十景之一,素以“百芽荷风”闻名于世。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增加,百荷公园水体呈现重度富营养化状态,4月到10月期间常有蓝藻水华发生。政府年年投入加大治理力度,但由于技术滞后,水质不见好转。2012年市政府把百荷公园水污染治理列入市政建设重点工程,委托雷克公司和合肥研究院实施工程示范。

  针对百荷公园水体污染的状况,项目提出底泥沉积污染物和水体营养盐转移的治理路线,重点采取“底泥洗脱原位置换”、“营养盐生物转移多联产”等创新技术。据池州环境保护监测站检测,经过一年多的时间的治理,百荷公园水质已从V类提升到III类水国家标准。特别可喜的是,今年春天湖底水草大面积生长,说明百荷公园从藻型水体的浊水稳态向草型水体的清水稳态过度,生态逐步得到修复。

  专家认为,“底泥洗脱原位置换技术”利用机械手把底泥沉积污染物洗脱下来,再把沉积污染物从洗脱水中分离,巧妙地把沉积污染物分离转换为污水分离;洗净后的泥沙原位覆盖底质,阻挡深层污染物的释放,达到既分离沉积污染物又覆盖底泥的双重功效。项目发展了“营养盐生物转移”技术,设计了微防浪苗砵,利用离子束生物技术改良水蕹菜,在百荷公园富营养化水体生物量达到9.5吨/亩,且根、叶、茎各部分磷/氮比旱植高1.5~3.6倍;其发达的根系既有利于吸纳水中氮磷,又增大了附着在根际的生物膜的面积,有利于水体净化。收采的水蕹菜可食用,使得水体中的氮磷永久地脱离水体,参与更大范围的循环。

  鉴定会由省科技厅委托池州科技局组织,专家组由南京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省环科院、中国公园学会等单位专家组成,南京地湖所孔繁翔研究员和住建部城建司教授级高工章林伟任正、副组长,余增亮研究员代表成果完成单位做了技术报告。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重庆,西安、广州、厦门等公园管理部门及企业120余人旁听了鉴定会并在池州百荷公园水污染治理现场观摩。池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严琛到会祝贺。

  105《新闻联播》报道池州生态建设中的百荷公园治理 

  (图中可见两圈生物转移联产水蕹菜以及靠近左前位置的底泥洗脱水上平台) 

底泥洗脱原位置换装置在运行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