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凋亡是一种由基因控制的、主动的细胞生理性自杀行为,它不仅在多细胞生物的发育、免疫及生殖系统成熟等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也在肿瘤的发生及治疗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细胞凋亡的主要信号转导途径有两种:死亡受体介导的细胞凋亡途径和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途径。线粒体介导的细胞凋亡途径是由Bcl-2蛋白质家族控制的。
作为Bcl-2蛋白质家族的一员,Bak在活化后具有直接穿透线粒体外膜的功能。线粒体外膜穿孔后,引起线粒体内外膜之间的蛋白质分子,比如细胞色素C、Smac等释放,激活下游的细胞凋亡信号Caspase。
医学物理与技术中心分子病理研究室戴海明研究员与美国梅奥医学院、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合作研究首次发现Bak除了可以被仅含BH3结构域的蛋白质(BH3-only protein)活化外,还可以在细胞内发生浓度依赖的自发活化过程,称为Bak组成性(constitutive)活化。在血液肿瘤细胞中,这种组成性活化可以高达80%,并且这种Bak的组成性活化的方式与肿瘤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相关。研究还发现,在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中,Bak低表达与肿瘤的耐药和复发相关。该研究不仅为Bak的活化机制提供了新的机理,也为抗肿瘤药物的疗效预测提供了新的思路。
该研究发表在2015年10月出版的Genes and Development杂志上,题为“Constitutive Bak activation as a determinant of drug sensitivity in malignant lymphohematopoietic cells”。
浓度依赖的Bak活化机制及其与抗肿瘤药物敏感性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