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安徽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相关专家组成验收组,对技术生物所新型肥料节本增效核心示范区进行水稻测产验收。测产结果表明:与农民习惯施肥示范区相比,3种新型控失复合肥示范区水稻亩产增加104~186公斤,增产幅度在19%以上。
该示范区栽植的水稻品种为优质稻米“中禾优1号”,栽植面积达1000亩。专家组对水稻新型肥料示范区进行机械实打实收测产,现场测定籽粒含水率并折算亩产。2019年,六安水稻新型肥料示范中,利用新型控失复合肥实现了“一次性基施”保障水稻丰产增效的目标。
化肥是粮食的“粮食”,水稻高产需要增加化肥使用量。前期施肥过多,水稻需肥量少,尤其在水稻插秧期的雨水多,易导致肥料通过地表径流和淋溶等方式损失,造成肥料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问题。由于养分损失明显,水稻种植户不得不多次追肥,以满足水稻生长对养分的需求,增加人力成本,降低生产效益。对于优质水稻品种来说后期追肥,氮肥水平高,增加籽粒的蛋白质等营养成分含量,但是会降低稻米的适口性。
技术生物所围绕水稻施肥存在的养分损失多、肥料低效利用、需要多次施肥等问题,基于天然矿物和复配改性材料创制控失复合肥,通过减缓肥料养分释放,降低肥料损失,减少施肥次数,提高水稻生产经济和生态效益。优质水稻品种搭配高效肥料,是协同提高水稻生产经济和环境效益的重要途径。
六安水稻新型肥料核心示范区今年围绕优质稻米“中禾优1号”,设置不同施肥示范区,其中3个新型控失复合肥配方,复合肥均一次性作为基肥50公斤(N-P2O5-K2O含量30-5-5)加上农民习惯施肥(施用普通复合肥养分含量相同,加一次追肥7.5公斤) 作为对照。每个处理20亩,二次重复,各处理在水稻田间管理完全一致。
在水稻栽植后,该地区发生强降水,导致田间养分通过径流等方式损失。在水稻生长中后期,农民习惯施肥,示范区水稻叶色发黄,养分亏缺现象明显,水稻种植户只能通过增加追肥,改善水稻养分供应;而3种控失复合肥示范区水稻叶色始终维持浓绿,无养分亏缺表现,在今年水稻栽植过程中未追肥。新型控释缓释化肥一次性基施模式成功对于粮食生产大户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示范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粮丰专项子课题“节本丰产增效周年优化施肥与多元养分协同关键技术”的支持。
测产验收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