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进展

科学岛研究人员发现脂肪肝发展成肝癌的代谢调控机制

作者:刘雨发布时间:2021-11-22【打印】【关闭】

  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健康所杨武林研究员课题组在肿瘤发生机制领域取得新进展,发现促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生恶性转变的代谢调控机制。目前该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上。 

  脂肪肝是一种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常见肝脏病理改变,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脂肪肝病一般分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两大类。由于膳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正逐渐成为脂肪性肝病的主要形式。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进展有多个阶段,其中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阶段是疾病不良发展的关键阶段,可直接进展为肝癌。 

  课题组从模拟人脂肪肝病演化的STAM小鼠模型出发,对病变各阶段的基因表达模式和基因集变异进行分析,发现NASH阶段发生致癌信号的广泛激活,同时伴随有调控脂肪酸代谢的LPL/FABP4/CPT1信号轴的特异上调。二者协同作用将利于肿瘤起始细胞的发生,促进恶性转变。通过体内实验表明,对LPL/FABP4/CPT1信号轴的抑制能有效延缓STAM小鼠的肝肿瘤生长。细胞试验显示靶向代谢轴的抑制剂可以显著降低肝癌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 

  本项研究提示脂肪酸代谢信号轴的激活是肝癌起始细胞形成和维持的重要因素,而靶向此信号轴可能为NASH相关肝细胞癌的预防提供一个潜在方向。本研究也提示脂蛋白脂肪酶LPL分子抑制剂,如减肥药Orlistat在癌症预防中的潜在作用。 

  该研究成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医学物理重点实验室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文章链接:https://www.ijbs.com/v17p4207.htm 

 

(1)NASH阶段发生致癌信号的广泛激活

 

(2)模式图:NASH阶段,多种致癌信号与脂肪酸代谢信号轴协同激活,有利于肿瘤干细胞的形成和恶性转化发生。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