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进展

科学岛团队在烟气老化及室内污染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作者:马兰发布时间:2024-06-06【打印】【关闭】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安光所张为俊研究员团队在烟气老化及室内污染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烟气气溶胶气相及颗粒相臭氧化形成超细纳米颗粒物》为题发表于Elsevier集团出版的环境类TOP期刊Atmospheric Environment上。

卷烟烟气气溶胶和臭氧是室内环境中两种重要的污染物,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会进一步产生粒径小于100 nm的超细纳米颗粒物,对室内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产生协同影响。这些超细颗粒物的比表面大,易吸附有毒物质和病原体等,并可直接沉积到人体的肺部,造成健康危害,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

实验研究中,唐小锋研究员、温作赢副研究员和马兰等人通过不同的过滤装置将卷烟烟气气溶胶中的气相部分和颗粒相部分进行分离,采用Teflon反应腔分别模拟了烟气气相和颗粒相部分的室内臭氧化过程,并对老化过程中气溶胶的粒径及化学成分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烟气气溶胶中气相和颗粒相部分均可在室内臭氧浓度下老化形成超细颗粒物,且颗粒相臭氧化产生超细颗粒物的贡献比更大。实验还开展了烟气中尼古丁和呋喃等典型物质臭氧化成核研究,进一步揭示烟气气溶胶的臭氧化反应机理,为卷烟烟气暴露风险评估等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合肥物质院院长基金和中法蔡元培合作项目的经费支持。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atmosenv.2024.120628

1 烟气气溶胶臭氧化研究示意图

2 烟气气溶胶老化过程中的粒径分布及粒子数浓度变化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