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正值春末夏初,是旅游和骑行的黄金季节。为了兼顾部分在职骑行队员的时间,研究院离退休骑行队利用3天小长假时间,组织的这次“我爱皖山徽水、骑游佛子岭、万佛湖”活动。
4月30日一早,骑行队一行16人(其中女将占1/4)从科学家园集结出发,一路西行,经六安、霍山、佛子岭水库、万佛湖风景区、经舒城返回合肥,共历时3天,行程超过310公里。这是骑行队自去年九月成立以来组织的首次长距离骑行活动。为保证安全和骑行活动的顺利进行,还特邀了几位合肥市骑行界知名的老资格骑友随行并兼任技术顾问,同时还安排了一辆后勤保障车一路保驾护航。
尽管组织者前期准备工作周到细致,可人算不如天算,三天里骑行队所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连经验丰富的资深骑友也始料未及;而对于大多数第一次尝试长途骑行活动的“菜鸟”级骑行者,却是一次刻骨铭心的体验和难得的经历……
三天经历三次大考:骑行首日(4月30日)——高温下长距离骑行的考验。据天气预报,当天最高温度29度,由合肥到佛子岭水库,实际骑行距离为142公里,是3天中骑行距离最长,温度最高的一天。尤其是接近中午,公路上温度早已超过30度,长时间在炙热的公路上疾驶,对体能消耗极大,车胎也开始陆续罢工了,一天中就先后有5次爆胎发生,一路上忙坏了队里兼职修车师傅;
骑行第二天(5月1日)——路况的考验。当天多云转阴,最高温度26度。由佛子岭到万佛湖骑行距离近90公里。在绵延几十公里的马路上,铺开了长长的建设工地,边修路、边通行的状况,致使骑行队的行程变得格外艰难,到处坑坑洼洼,尘土飞扬;穿越二个尚未完工、长约500多米的漆黑隧道,还有那一段接一段好像总也骑不到顶的上坡路......, 都是对每个人体能、胆量和意志的严峻的考验;最终我们一起都挺过来了。
骑行第三天(5月2日)——雨中骑行的考验。从清晨开始的雨不停的下了一整天。除保障车和一辆便车带走了部分人和车以外,骑行队有8位勇士,披上雨衣,毅然踏上征程,完成了他们80公里的雨中回程之旅。雨水与汗水早已分不清,顺着脸颊流进嘴里;骑行眼镜上的雨点不时模糊了视线,危险丛生;大货车呼啸而过,溅起的雨水,瞬间灌满了鞋子,泥浆溅满全身,车胎一个接一个爆裂,走走停停补补,当天又有5辆车先后爆胎(全程总共补胎8次,换新胎2个),幸运的是全体骑行者都安然无恙,一道顺利返回。
“有凝聚力的团队”:“只要你不放弃,骑行队就不会抛弃”这是骑行队周建平会长对每一个骑行队成员最温馨的承诺。在骑行队成立半年多来组织的十余次活动中,没有一个人在骑行活动中掉队,也没有一个人中途退出。这一次3天长途拉练更是如此。队员年龄、性别、身体条件各异,骑行速度和耐力、承受能力也相差悬殊,但300里路程,16名队员同甘共苦,相互支撑,一起走完全程。说起这次骑行活动大家会异口同声地称赞几位组织者周建平、蔡宝忠、胡明的精心策划、组织有方及一路的辛苦付出;对何保疆的助人为乐的人格魅力、娴熟的修车技术赞不绝口,对诙谐乐观的赵班长一路上带给大家的笑声和快乐,树起大拇指……。在路上,车不好骑,有人帮你调;车胎破了,有人为你补;渴了,有人送上矿泉水,饿了,有鸡蛋、面包、水果一起分享;骑得慢不要紧,有高手在身边陪骑;体力透支了没关系,保障车随时为你排忧解难;几天里大家累并快乐着。几位具有资深骑行资格的外援感慨的说:合肥有很多的骑行队,但能坚持下来的凤毛麟角,你们的团队是一支令人羡慕的、很有凝聚力的团队,他们对骑行队的未来十分看好。
骑行的魅力:有人说,长途骑行是自找苦吃,殊不知,骑行的苦与乐只有亲身经历过得人才能真正领略……。当我们远离都市,驶入乡村小道,带着泥土芬芳的清新空气,扑面而来,沁人心脾;溪水边,村姑用棒槌在敲打衣裳;梯田里,农民赶牛犁地忙着春耕,一幅幅久违了的田园风光映入眼帘,让人过目难忘;当你不畏艰辛,骑上了山顶,鸟瞰脚下佛子岭水库山水画廊,一种挑战自我、战胜困难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当队伍沿之字形盘山公路以平均30多码/小时的速度飞驰而下时,感受到的是鸟一样飞翔的快感;尤其是在景区中或公路上被堵得动弹不得的车流中,依然畅通无阻、自由前行时,当时的心情只有一个字可以形容,那就是“爽”。
这是一支特殊的骑行队,参加本次活动的16人中有11人年龄超过60岁,同许多老年人一样,他们中不少人都患有各种疾病,如高血压患、心脑血管疾病、有的做过心脏搭桥手术、还有的腰、腿有不同程度的伤病,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享受骑行的乐趣。队员们都以身患癌症,身残志坚的周建平会长为榜样,通过骑行这种既环保又健康的运动方式,与身体的疾病抗争,通过骑行活动,重拾对生活的激情、唤醒青春的活力。许多队员已把骑行融入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了生活的一种常态。这次历时三天的骑行活动,对每一个队员和整个骑行队都是一次很好的历练,本着安全第一、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团结互助的宗旨,研究院离退休骑行队会走得更远。
骑行花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