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地址: 合肥市蜀山湖
路350号2号楼
邮编: 230031
电话: 0551-65591242
传真: 0551-65591270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子站>职能部门>人事教育处>离退休工作>旧版>重要专题>蜀畔红枫>离退职工创作
巧手裁春光 妙手抒锦绣
发表日期: 2024-11-26 作者: 张建平 点击率:
【打印】 关闭

  科学岛有一位著名的手工艺美术师,她的形象和作品频频出现在安徽省、合肥市和中央电视台的屏幕上,不仅让人惊羡震撼,继而还要上门追星,她就是中科院合肥研究院老年大学的朱慧卿老师。 

  罗丹大师说,这个世界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什么,让她慧眼巧手;是什么,让她桃李天下。她还将“美”远播到了海外,永驻人们的心田! 

  童心:让废弃之物华丽变身 

  话说200110月的一天,中央电视台的“夕阳红”节目组来到科学岛,走进了朱慧卿的手工艺作品展室。摄像机依次拍摄了她的系列作品——棉花画、麦秆画、布艺画、金丝编画、蛋壳画、易拉罐画、绳编以及布艺人物等等,人们犹如进入了一个意趣盎然的艺术大观园。面对这些作品,我们顿时感到了语言的贫乏,只能用眼睛来享受这视觉的盛宴。 

  朱慧卿没有在艺术院校受过专业训练,参加工作以后,“生活”就是她的老师,“兴趣”就是她创作的动力。她的作品散发着泥土的芳香,传递着天人合一的祥瑞气息。你看,那画上的小狗,蓬松着棕色的卷毛,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好像有话要对你说。一只憨态可掬的小花猫悠闲地荡着秋千,另一只花猫则小心翼翼地凑近红爆竹,伸着小爪试探着。只要你看一眼这些小宠物,真想将它们从画上“抱”下来玩一把。“这些小精灵是怎样做出来的呢?”朱慧卿笑答道:“这是棉花画,是我用镊子夹着棉花一丝一丝地粘出来的呀”,听者无不惊叹。一幅《觅食》图更吸引了大家的目光:竹林下,两只鸡正在觅寻午餐,大公鸡羽毛油亮,大母鸡眼神专注,它们正盯着一只螳螂不知如何是好,好一派天籁之情!此时,谁能将这样的作品与田边地头那些被丢弃的麦秸秆联系在一起呢?为了做好麦秆画,朱慧卿必须在午收季节顶着烈日到农村去精心选择麦秸秆,然后用水浸泡,经过染、刮、剪、贴等工序,再进行设计制作。在她的麦秆画里,令观者无不心动的是一幅 “红楼金钗”人物群画。作品长达一米,十二金钗神态娇嗔。谈起创作的过程,朱慧卿可谓是呕心沥血。她查找原著资料,观摩影视作品,然后选取每一个人物的典型故事进行构图。黛玉荷锄葬花、宝钗执扇扑蝶,元春省亲观灯、湘云醉卧花荫......麦秆的洁白细腻、自然纹理让人物丰满、裙钗飘逸,整个作品如梦如幻,散发着典雅迷人的风采。 

  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看得人目不暇接,我们猜想,这要花费很大的成本吧?主人的话让人难以置信:“这些作品基本上不用花钱的,很环保,都是就地取材、变废为宝的”。她指着一套“西游记”人物头像说“这些就是用易拉罐做的!”果不其然,唐僧、悟空、八戒、沙僧,全是用易拉罐、饮料瓶拼装而成,亦庄亦谐,风趣无比。当我们看到一组“猴子迎亲”的队伍时,笑得合不拢嘴。它们有的在吹吹打打,有的在抬轿牵马,人模人样的动作特别搞笑。仔细一看,原来小猴都是用紫玉兰花苞和知了壳粘接而成的!平时,就连人们吃剩丢弃的蛋壳、蟹壳子,经过朱慧卿的妙手回春,也会化腐朽为神奇,变身为一张张京剧脸谱。她做的“十二生肖”布偶,也都是用碎布旧衣缝制的,个个惟妙惟肖,被送往中科院、安徽省、合肥市参展并获奖。2005年,她的作品《清香》被选入中科院《科苑奇葩》一书中。 

  爱心: 桃李芬芳满天下 

  朱慧卿的作品在中央电视台一台、二台、四台播出后,引起了很大反响。本地以及外省市的人都来观摩、学习、拜师,朱慧卿就手把手地教大家制作,直到满意为止。有一位从东北来的朋友,干脆住在她家,一学就是10天。其实,早在1998年,朱慧卿就在科学岛义务教学三年多。2001年至今,她先后被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安徽大学、合肥市的三所老年大学聘为手工艺教师。她毫无保留地传授技艺、培养新人,赢得了学员和同行的尊敬和高度评价。《合肥晚报》、《安徽商报》、《改革与信息》杂志等就多次报道了她的事迹。学员们还赠送她一面锦旗,上面写着:“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朱慧卿把这些当成前进的动力,更加激发了创作的热情。安徽大剧院的舞台上,科学岛京剧班的演出赢得了热烈的掌声,那美丽的京剧头饰和服饰在灯光下熠熠生辉。当主持人介绍这是朱慧卿设计并带领演员们共同制作的时候,更是引起了观众们的围观和惊叹。从此,她愈发不可收,制作了一系列的京剧人物:有《四郎探母》中的杨四郎和铁镜公主在猜心思,有《凤还巢》中的程雪娥在回答母亲的问话,还有宝玉和黛玉在花园里读西厢记等等。我有幸得到了她赠予的“穆桂英挂帅”,欣喜万分。这些布艺人物神形兼备、呼之欲出,堪称巧夺天工,让人爱不释手。朱慧卿的名声随着她的作品远播,菲律宾的朋友也给她写信求教。20081110日,有两位来自英国的朋友拜访了她,在看了这些精湛别致的作品后,提笔写下了这样的话语: 

  “您的美妙艺术使得世界更加美丽和谐,谢谢您,让我们分享”。             ——詹姆斯·乔治 

  “你的构思如此美妙,我很欣赏你所有的智慧的作品,艺术家丰富了这个世界,谢谢你,让我得到了无比的享受。” 

            ——詹南·布莱恩特 

  锦心:艺术创新秀中华 

  锦心巧手的朱慧卿出了一本个人作品集,在大家的祝贺声中,她说,艺无止境,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让这门传统艺术永葆活力。当人们看到一幅金色灿烂的“锦绣中华”时,眼前一亮。这是朱慧卿在长期的探索中首创成功的“金丝编画”!在举国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华诞之际,她的这幅力作刊登在杂志上:百花盛开,祥云瑞彩,华表雄伟,天安门闪耀着金光,我们的盛世中华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读者无不称赞朱慧卿的想象力、创造力,以金丝作画,为我国经典的手工艺品家族又增添了一个新成员。 

  中国传统的360行你知道吗?20121123日,安徽广播频道的“文化力量”节目播出了朱慧卿的新作“生活百态”。其中有拉洋车的、手工弹棉花的、剃头的、还有摆小人书摊的等等,这些场景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年轻人根本没有见过,离退休的老同志可能还有些记忆。作品也是用知了壳做的,人物的出神入化,场景的生动再现,简直就是生活原版的复制。比如:打开水的老虎灶,灶台上排列着竹壳水瓶,老板娘很辛苦地拿着漏斗往瓶里灌水。街头的馄饨挑子,有炉有锅有碗,一个小伢子踮脚正往锅里看,因为他闻到了扑鼻的香味。街头卖唱的艺人,他正在弹奏乐器,乐器上的丝弦还是朱慧卿用自己的两根头发做成的呢!“这个系列作品反映的是中国最真实的传统生活状态,很多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捏面人的行当。所以我做的每件东西,一个细节都不能少,”多么严谨的创作态度,多么让人钦佩的艺术家啊。 

  名言说:每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会有一个默默奉献的女人;每一个成功女人的背后,也会有一个鼎力相助的男人。朱慧卿的成功,有她先生李光茂老师的全力支持。你做作品我配镜框,你接受记者采访,我来拍照摄像,营造了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共同来呵护这方馨香美丽的艺术天地。 

  充满创作激情的朱慧卿老师还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呢! 

     附: 

  朱慧卿老师简介: 

  朱慧卿,女,66岁,中共党员,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退休职工。 

  朱慧卿退休后,被科学岛老年大学、安徽省老年大学、合肥市老年大学、安徽大学老年大学、合肥市文化宫、合肥市妇联活动中心聘为手工艺美术老师。 

  朱慧卿的作品体现了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同时,又将“美”奉献给大家,深受离退休老同志的喜爱和赞赏。 

  2001年,中央电视台“夕阳红”节目组来科学岛拍摄了介绍朱慧卿及作品的两集专访片,分别在中央一台、二台、四台播出。2003年至2013年,省市电视台、广播电台先后为她作了专题节目。2005年,朱慧卿的布雕作品“清香”入选中科院《科苑奇葩》一书中。《合肥晚报》《安徽商报》《安徽老年报》《改革与信息》杂志以及老年大学刊物,都发表了她的作品。 

    

    

  

皖ICP备 050001008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版权所有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湖路350号 邮编:230031 电话:0551-5591234 电子邮件:ltx@hfc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