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如火如荼,人生脚步匆匆,红的是石榴花,白的是少年头。
在合肥市西郊,一座美丽的科学岛,犹如一块碧绿的翡翠,镶嵌在波光粼粼的湖水之上。这里有我们的青春、我们的梦想,还有我们51年深深浅浅的岁月和成长……
1971年1月,元旦的钟声刚刚敲响,我就和300名“老三届”的知识青年,带着满身的泥土味、坐着大卡车向董铺岛行进。到了大门口,看到有解放军站岗,心中顿时平添了几分神秘感。
我们来了——给沉寂的小岛带来了青春、带来了活力!
当年我们十八、九岁。我们有使不完的劲。我们当过几年农民,如今工作了,理想就是要当一名工人哦。分配到机关去当干部,就不去!你看,那高大的厂房在向我们招手,那隆隆的机器声是一首多么美妙的乐曲!一批复转军人成了我们的师傅,我们很快就学会了车、钳、铣、刨、磨等机床操作,为研究室加工所需的军工产品和科研仪器。1976年,我调到安徽光机所团委,以后又到了宣传工作岗位。
1991年,《安徽重要建设项目概览》编辑部请我们写一篇科研基地四个研究所的建设和后勤资产管理情况。我到安徽光机所、等离子体所、固体所、智能所以及后勤部门进行了调研,文章所写的数据全都经过主管领导的确认。我对小岛的来历比较好奇,安徽光机所卢国琛副所长是科学岛基地建设的元老,他打开厚厚的原始记录本,详细讲述了小岛的前世今生:
——这里原来是一个小高地,1956年修建了董铺水库,自然形成了一个小半岛,人称“董铺岛”,与十里之外的大蜀山遥遥相望。由于三面环水、山清水秀,1959年安徽省决定在这里建一个大型宾馆。到1963年时,半岛上已动工兴建了四座大楼和辅助设施,还开辟了大片果园。六十年代初,激光科学问世了。为加速我国的激光技术研究,国家将中科院“准备建一个激光基地”的项目列入第三个五年计划。建在哪里合适呢?一些专家对山西、江西、浙江和安徽四省进行了调研,反复论证后认为:合肥的董铺岛作为研究基地比较理想。当时的安徽省委、省政府对此也有很高的积极性。1965年1月6日,组建了董铺基地工程筹委会,又接受了一部分毕业大学生和优秀技工,加强了基地建设的科技力量。1970年12月,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安徽光机所)在这里正式成立。
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中科院院长郭沫若用诗人般的语言宣布:“我们民族历史上最灿烂的科学的春天到来了!”在科学的春风里,中科院在全国成立了12个分院,一批批大学生、工程技术人员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奔赴合肥分院。尽管大家的口音不同,从事的工作也不一样,是祖国的春天让我们在这里相识相聚,共同建设一个新兴的科研基地,共同建设一个美丽的家园。在安徽光机所之后,这里又先后成立了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固体物理研究所和智能机械研究所,2000多名建设者向着光学、新能源、新材料和信息技术的科学前沿进军,一座风光旖旎的科学岛正崛起在蜀山湖畔。2001年11月,合肥分院和几个研究所重组成立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简称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科学岛自此开启了科学事业大发展的新篇章。
科学岛现在已成为我国科研实力雄厚的大型综合性科研基地,从飞机上鸟瞰,科学岛就像一艘出航的舰,时刻准备驶向梦想的远方,为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