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方式
地址: 合肥市蜀山湖
路350号2号楼
邮编: 230031
电话: 0551-65591242
传真: 0551-65591270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子站>职能部门>人事教育处>离退休工作>旧版>重要专题>蜀畔红枫>离退职工创作
难以忘怀的回忆
发表日期: 2024-11-26 作者: 瞿其银 点击率:
【打印】 关闭

  讲述人:退休职工、离退休科学家园第二党支部书记瞿其银,原安徽光机所党办六级职员

  1971年初春,我那时刚20,从农村的广阔天地来到董铺岛,凭着招工通知书,警卫连值守门岗的解放军战士才让我进入了岛的北大门。彼时未曾想,这座岛就成了我之后工作再没有离开一直到退休的地方,留下了许多难以忘怀的回忆。

  背着沉重的背包,我一人走在灌木丛中的小路上。路上没有行人,一片寂静,心里感到很孤单。正在这时,我抬头看到了二号楼,有人出来接待了我,又把我送到了一号大楼。这里完全是军事化管理,我被编入连队,住进了集体宿舍,10个女孩住在一间大房子,从此,我成了一名国家正式职工。接着就是一个月的军事训练,吃喝住行一切行动听指挥。要求我们每天叠好被子,整理好毛巾、牙具,鞋子也要摆放整齐;每天早晨六点出操,劳动时都要列队前行;开大会每人要手拿方凳,从一号楼走到四号楼,一路上朝气蓬勃、军歌嘹亮。

  通过紧张的一月军训,老三届的初中生、高中生都提高了各方面的素质,分配到了工厂、机关和研究室的岗位上。我分配在当时的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工厂三车间,任化验员工作。

  当年从部队来的老兵带着我们军训,是我们的连长、指导员;后来又成为教我们学技术的师傅,个个都是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学员们都非常敬重他们,认真向他们学习技术,学习他们军人的好作风。他们手把手地教我们,不到三年时间,大家都能独当一面,然后转正、定级。

  三车间是安徽光机所工厂比较大的车间,承担了工厂生产的第一道工序和最后一道工序,那就是:木模、木工、翻砂、铸造、锻压、焊接、钣金,还有热处理、油漆、电镀、化验(槽液分析)、金属材料分析12个工种,还有一个技术组。

  三车间有明亮高大的四个厂房,即:六号厂房、七号厂房、八号厂房、十九号厂房,容纳了12个工种的90多位工人,很有气势。

  记得一次承接外协任务,叫“刺刀会战”,以备兵工厂急需之用。车间内昼夜灯火通明,老同志新同志加班加点齐上阵,按时按质完成了任务。上级非常满意,赞赏年轻的职工也能承担这样过硬的任务。

  我的10年青春就是在三车间“摔打”度过的。

  我当时就深有体会,没有文化,就赶不上时代发展、挑不起重担。于是,我咬紧牙关,开始自学、求学,师傅们是我的老师,同事们是我的兄弟姐妹,我刻苦学习化验技术,背诵化学元素表,很快就能为电镀生产车间把好质量关,减免了需要外协的费用。

  三车间是我成长的摇篮,我于1973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75年任三车间党支部副书记。90多人的大车间,我感到这个担子沉甸甸的,你还要用力去挑啊!25岁的毛丫头无主张了,首先向单位的领导请教,回到家里向父母哭诉,父亲说:“皮鞋不要穿了,换成解放鞋,多请教你的师傅和领导,谦虚谨慎,老老实实做人。”

  父亲的忠告我铭记心间,踏踏实实地下到班组,虚心向师傅们学技术,体恤并帮助他们解决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经过2年多的磨炼,我基本掌握了三车间12个工种的情况,做到了不讲外行话;和同志们一起谈心交心,顺利地开展工作,完成了上级交办的任务。

  1981年初,因工作需要,我从三车间调动到所党委办公室工作。

皖ICP备 050001008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版权所有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蜀山湖路350号 邮编:230031 电话:0551-5591234 电子邮件:ltx@hfcas.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