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2月,我随着知青招工返城的队伍来到了科学岛(那时叫董铺岛)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参加工作。
记得那是2月底的一个星期六,我们来自合肥郊区的下乡知青带着行李陆续赶到梅山新村13栋集合,有一位师傅接待。我们在这里等到天黑,才坐上送梅山新村职工回家的周末班车,把我们带到岛上。到了一号楼的四楼,安排好了床铺,在昏暗的路灯指引下,我们找到了马路对面的一号食堂,吃了来岛上的第一顿晚餐。
和我一起来的同伴,吃饭时找不到她母亲给她准备好的勺子了,于是我们决定明天去买勺子。有人告诉我们在北大门那里有一个商店,还分不清东西南北的我们,一路向东,一直走到一号别墅的水边,也没有找到商店!返回后,经人指引,才找到现在邮局对面的几间红砖平房里的土产店。
那时,岛上只有中间的一条路稍微规整些,其他地方基本都是长着荒草。夏天时蚊虫多得不用说了,蛇也是经常出没,晚上散步还有人被毒蛇咬了。马路上经常有被轧死的癞蛤蟆,就连我们住的宿舍里,早晨起来时,水池下面也摞满了癞蛤蟆!
那时,岛上到市里的交通也非常不便。从北大门出去,要经大杨店到十里庙才能到合肥市区,道路也不好,其中大杨店到十里庙之间有一段路非常颠簸,被称之为“摇摆路”。
那时的学习很用功
那时,岛上的技术力量很薄弱,只有上百名退伍的技术老兵和1971年进岛、1972年进岛的300多名知青。所里为了培养技术力量,把我们这些青年工人和老兵都分别送到西安光机所、上海光机所等单位去学习。四室也把我们送到上海光机所、新沪玻璃厂等去培训。到了1972至1973年时,室里陆续分配来了一些大学毕业生,他们的到来,不仅大大加强了技术力量,同时也成为了我们的老师!室里从合肥工业大学买来教材,又从这些大学生中挑选了师范毕业的老师,给我们补习文化课。记得王爱华老师给我们上化学课,李光晓老师给我们上数学课,使我们的文化基础得到了提升!我后来又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学,能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并且取得较好的成绩,都得益于当初老师们的教育指导!50多年后的今天想起当年,仍然满怀感激之情。
那时还是在“文革”期间,每周一、三、五晚上都要政治学习。学习的内容有时事政治、毛主席著作、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等。我们当时还是十几岁的青年,对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还是很有益处的。我多次参加了学习班,系统地学习过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恩格斯的《反杜林论》等著作,在学习的同时还经常写写学习心得。岛上那时唯一的宣传娱乐设施就是大广播,还时常播出我写的小文章。我在这期间里加入了共青团,后来又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对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喜爱,让我在大学期间每学期的政治考试中,不用死记硬背,都考在90以上。我写的字也有长足的进步,刚到岛上时,班组里的墙报上经常贴着每个人写的学习心得,我的字写得不好看,于是就观察、模仿写得好看的字体,后来居然也有人说我的字写得不错了。
那时的生活很多彩
那时除了工作、学习外,我们还要参加农场的劳动。大家轮流去农场劳动一个月,这一个月吃、住都在农场。记得我去农场劳动的第一天就是摘葡萄。葡萄园在一号别墅的南面,摘葡萄时,是可以随便吃的,但是不能带走,我们就偷偷地把葡萄摘下装进水壶里带回去。那时岛上果树很多,现在的幼儿园和东区宿舍那一片是苹果园;智能所到安光所四室之间是一片梨园;一号别墅南边是葡萄园,西边是蟠桃园。每到收获季节,农场就把收下来的水果卖给大家,只要一毛钱一斤。六号别墅当时是我们四室的集体宿舍,每天上下班都要穿过梨园,梨子成熟时,师傅们时常用帽子当容器,摘上一兜拿到实验室里给大家分享。
由于到市区的交通不方便,所里要求职工们自力更生自己种菜,交给食堂以帮助解决部分蔬菜问题。每人每年有200斤蔬菜任务,于是我们这些知青出身的青工们和老师傅们一起,每天傍晚时分就开始在实验室的后面开出一片片菜地,种了辣椒、西红柿、大青豆、萝卜等各种蔬菜,蔬菜成熟时,大家就用筐子抬着送到食堂。食堂也没白要大家交的蔬菜,逢年过节时,食堂就免费给大家加餐,而且非常丰盛!我们通常都是一个组在一起,拿着锅碗瓢盆去食堂把大家的菜全打回来,然后热热闹闹地一起吃……现在想起来还特别回味!
我们还参加了民兵训练,大家不惧天热高温,训练队列、训练瞄准射击。经过一段时间后进行实弹射击,每人三发子弹,我打出了27环的成绩。因此我被选拔参加合肥市的射击比赛,这次是每人5发子弹,我打了43环。
时光飞逝,斗转星移。不知不觉我们那一代同志在岛上从少年到青年,度过中年,又到老年!如今的科学岛不仅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科研成果也是蜚声国内外!我为曾经在科学岛的发展中做出努力感到欣慰,我为我是科学岛人而感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