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核材料多尺度设计与调控机理” 学术研讨会在固体所召开
作者:
来源:5月18日,由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主办、固体物理研究所承办的 “先进(耐辐照)核材料多尺度设计与调控机理学术研讨会”在合肥市科学岛顺利举行。
会议由合肥研究院副院长、等离子体物理所所长李建刚和合肥研究院副院长、固体物理所所长蔡伟平担任组织委员会主席和副主席。会议特邀了国内外著名专家万元熙院士、万宝年研究员、王鲁闽教授、刘万东教授、李建刚研究员、吴承康院士、郁金南研究员、蔡伟平研究员和戴勇研究员等参会。
李建刚在致辞中介绍了当前面向等离子体材料研究的必要性、复杂性及紧迫性,希望与会专家能够针对面向等离子体材料辐照损伤机理、大规模制备方法与工艺等方面提出一些有建设性的对策。
会议共有十位专家围绕先进面向等离子材料设计中的缺陷工程、强离子辐照材料损伤机理的研究、核工程材料辐照损伤的透射电镜研究等方面的内容做了专题学术报告。并就学术报告内容和面向等离子体材料研究中的重要问题上开展热烈的讨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围绕磁约束核聚变发展的重大需求和战略部署,从ITER 的紧迫需求出发,针对聚变装置的运行要求以及现有面向等离子体材料存在的“瓶颈”问题,应在先进(耐辐照)核材料的多尺度设计、缺陷结构与性能的调控、辐照损伤的机制等方面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特别是需要开展微纳米晶钨合金微结构的控制和辐照缺陷形成及演变机制研究;开展不同应力状态下材料微结构和微裂纹演化过程的在线研究;开展多束离子辐照模拟和氢氦综合效应的研究;结合实验开展核材料多尺度计算机摸拟研究;建立非稳态传热模型,开展材料成分在空间的变化对其内部温度和应力场分布影响的研究;开展材料辐照损伤的自修复机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面向等离子体材料多尺度设计和性能调控的新途径和可行的技术路线。鉴于面向等离子体材料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与会专家认为针对聚变堆工程中的材料问题进行“先进(耐辐照)核材料多尺度设计与调控机理”研究需要更多优势单位群策群力,在钨的性能评价、机理研究、制备工艺等方面协同攻关,探索面向等离子体材料制备的新途径。万元熙院士指出,结合ITER专项需求,多途径探索、全方位铺开研究,通过机理探索,找出新的制备方法和技术路线。会议还建议科技部对上述研究课题给予重视和支持,并列入ITER计划国内配套专项课题。
研讨会结束时李建刚做了总结发言,他鼓励大家要把握好方向,找到合适的研究方法,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衷心希望大家加强合作,为我国核工程中的抗辐照材料研究做出重要贡献,为ITER的实施奠定材料基础。
本次研讨会得到了中科院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资助。
研讨会会场
万元熙院士发言
吴承康院士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