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上午,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合肥召开,省委书记李锦斌、省长李国英等省领导出席会议。会上发布了2019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合肥研究院喜获丰收,6项成果榜上有名:1项获科技进步特等奖,3项分别获得自然科学、技术发明、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获自然科学二等奖。另有6项研究院参与完成的成果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获奖成果分别是:匡光力等人完成的“稳态强磁场国家大科学工程”获科技进步特等奖,这是安徽省科技奖励设立以来首次评选出的特等奖成果;高翔等人完成的“EAST双输运垒的实现及其应用”获自然科学一等奖;方晓东等人完成的“面向半导体集成电路光刻的准分子激光激励源技术及应用”获技术发明一等奖;王儒敬等人完成的“大数据驱动的农业智能服务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获科技进步一等奖;刘青松等人完成的“针对白血病的创新靶向药物设计新策略”和汪国忠等人完成的“微/纳结构材料修复土壤污染的原理及应用”分获自然科学二等奖。
据悉,2019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选出336个奖项,包括: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1项;自然科学奖43项,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23项;技术发明奖17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9项;科技进步奖275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32项,二等奖93项,三等奖149项。
获奖成果充分展示了合肥研究院雄厚的科研实力。十三五以来,研究院共获得安徽省科技奖励20项,其中重大科技成就奖1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1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科技合作奖1项。
省委书记李锦斌为匡光力颁奖
项目简介:
安徽省科技进步特等奖
“稳态强磁场国家大科学工程”项目团队为弥补我国强磁场条件的缺乏,经过多年自主创新,打破国际技术壁垒,成功克服关键材料国际限制、关键技术国内空白等重大难题,超越法国、荷兰、日本等发达国家,建成继美国之后世界第二台40万高斯级混合磁体,建成三台场强创世界纪录的水冷磁体,磁体技术被评为国际领先;首创国际唯一的水冷磁体扫描隧道显微镜和将扫描隧道显微镜、磁力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组合起来的组合显微系统,建立了世界先进的科学实验系统,使我国稳态强磁场极端条件实现重大突破。
项目的建成使我国稳态强磁场实验条件从无跃升至世界领先水平。建成的装置已为136家用户单位2000余项课题提供了实验条件,产出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成果,有力支撑了我国多学科前沿科学探索。稳态强磁场装置不仅是中科院合肥大科学中心三大核心装置之一,更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关键基石之一,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徽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EAST双输运垒的实现及其应用”项目团队围绕稳态高参数等离子体这一重要科学技术问题,在我国EAST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上,理论模拟并实现了一种准稳态、同时具有ETB和ITB(即双输运垒)的等离子体。聚变堆的堆芯等离子体物理设计涉及等离子体平衡与稳定性,约束与输运,加热与驱动等问题。项目组在EAST双输运垒先进等离子体模式研究基础上,利用集成模拟程序优化了约束、平衡与稳定性,完成了CFETR的堆芯物理设计;在Nuclear Fusion等聚变领域顶级学术期刊发表了重要学术论文8篇,共计获得SCI他引200次。
科技部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EAST双输运垒放电模式的实现是原创性成果,属于重大创新,是突破性进展”。双输运垒模式的首次实现及其在CFETR堆芯物理设计中的成功应用,是我国“人造太阳”EST装置的一个里程碑,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安徽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面向半导体集成电路光刻的准分子激光激励源技术及应用”项目团队针对半导体制造、平板制造等产业的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突破了高性能准分子激光激励源和能量稳定控制的技术瓶颈并取得多项核心的技术发明,在此的基础上成功研制了4kHz全固化脉冲放电激励系统并应用于首台国产90nm光刻机光源,推动了半导体集成电路光刻机装备的国产化进程。项目组发明了基于大功率半导体开关技术和磁脉冲压缩技术的高重频全固化脉冲放电激励系统;发明了振荡-放大(MOPA)结构高重频准分子激光精确同步控制系统;发明了准分子激光能量精准控制和稳定系统;发明了高精度储能电压控制技术,提出了新的脉冲能量控制算法,创建了高重频准分子激光脉冲能量稳定控制系统,满足半导体集成电路光刻应用中对曝光剂量精准控制需求。项目技术成果已经应用于国产高端半导体集成电路光刻机制造、高端医疗和科研领域,打破该领域核心技术长期由少数国家垄断的局面,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大数据驱动的农业智能服务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团队在国家科技部、世界银行等项目支持下,从全新视角建立数据驱动的农业市场信息、精准施肥、精准施药等智能农业服务。项目的主要创新包括:(1)提出农业复杂自适应搜索模型,对互联网海量数据中的农业主题数据进行采集、清洗、分类、聚类、排序等智能化处理,并研发了农业垂直搜索引擎,从而提供个性化、智能化农业市场信息服务。(2)提出一种农业病虫草害自动识别深度学习算法,并构建基于手机客户端的病虫草害自动识别服务。(3)提出基于大数据的农田土壤肥力采样优化与大规模土壤肥力建模方法,并构建智慧施肥服务。2006年以来,该项目已在安徽、宁夏、内蒙古等地进行了示范应用,整体经济效益达1.3亿元。
安徽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针对白血病的创新靶向药物设计新策略”项目团队提出了药物与激酶多结合模式变换组合的靶向药物设计策略,发展了不可逆抑制剂的设计方法(解决了高选择性的问题)和II型激酶抑制剂的设计方法(解决了高选择性和克服耐药性的问题)。针对FLT3-ITD激酶突变引起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和BTK激酶过度活化诱导的淋巴瘤,研发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选择性和克服耐药性的新型激酶靶向药物,并发现了药物作用的新机制。其中针对FLT3激酶发展第一代FLT3激酶抑制剂CHMFL -FLT3-122,该化合物已经开始临床I期试验;研发了第二代FLT3激酶抑制剂CHMFL -FLT3 -213,该化合物能够有效克服多种有临床意义的耐药性突变,作为有效的临床前候选药物,目前正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针对BTK激酶,发展了高选择高活性的能够诱导靶点蛋白降解的不可逆小分子抑制剂QL47,并利用其为工具分子探究了 BTK 激酶在 B-细胞淋巴癌中的作用。同时研发出第一个可以同时靶向激酶BTK和MNK的高选择性高活性的双靶点抑制剂QL-X-138,该化合物能够显著的抑制B细胞淋巴瘤。解析了BTK和MNK激酶的关联作用机制,为B-细胞淋巴癌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安徽省自然科学二等奖
“微/纳结构材料修复土壤污染的原理及应用”项目团队经过多年的探索,提出微/纳结构融合的设计与构筑思路,建立和发展了微/纳结构材料构筑的新方法,实现了绿色、宏量、低成本制备;发现微/纳结构能有效抑制纳米效应的衰减,具有显著的结构增强吸附和催化特性;发展了基于微/纳结构材料的土壤污染物治理新技术,实现了土壤重金属的活性钝化。
该团队的8篇代表论文发表在Nano Today等有影响的国际SCI期刊上,SCI他引共786次,单篇最高SCI他引177次,SCI他引100次以上的论文3篇,封面文章1篇,1篇入选ESI前1%高被引论文。相关工作被国际著名期刊Chem. Rev.,Chem. Soc. Rev.等正面引用和评价。项目实施期间获授权发明专利11项,1人获安徽省第三届优秀博士论文奖,撰写了Pan Stanford Publishing出版社出版的专著一章节。研究发现的微/纳结构增强的吸附和催化新性能为国内外学术界所公认和广泛引用,推动了纳米材料与环境等相关学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