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呼一吸间对人体的影响,到天空阴晴不定的“脸色”变化,无不和大气中的颗粒物息息相关,这些肉眼难见的颗粒物,时时刻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
[video:桂华侨:最美“科研人” 大气“守望者”]
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环境光学中心副主任桂华侨凭借着“火眼金睛”——利用团队研发的最新技术设备,能够检测到空气中仅有头发丝万分之一大小的超细粒子。“超细粒子可以直接穿透肺泡进入到人体的血液中,从而影响我们的健康。”
作为一名大气“守望者”,桂华侨长期从事大气细颗粒物监测技术研究工作,主持了国家首批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任务、国家重大专项课题等十余项重要科研项目。桂华侨提出了一系列颗粒物理化和消光特征的高灵敏在线监测方法,突破了颗粒物动态采样、对冲荷电、微电流测量、外场标定等成套核心技术,自主研制了环境空气和移动源排放颗粒物在线监测装备,关键指标国际先进并获得权威机构认证,批量应用于国家PM2.5和大气能见度监测网络。他的研究揭示了颗粒物潮解相变速率与区域输送变化规律,服务于国家重大活动空气质量评估与移动源监测监管,促进了我国环境监测技术进步与仪器产业发展。
大气细颗粒物监测可以为重大活动提供空气质量保障,就在数月前,桂华侨和他的团队就为北京冬奥会的顺利进行,提供了监测数据支持。据悉,在冬奥会之前,桂华侨团队在北京延庆地区,利用激光遥感、车载排放在线监测、开放光路检测等自主研发的设备进行全方位监测,为冬奥之前的机动车排放管控提供了技术支撑。“我们直接测量的颗粒物浓度可以从10的3次方一直做到10的7次方每立方厘米的宽范围量级,这一水准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除此之外,我们在道路边常见的车辆污染排放监测仪的技术也部分来源于桂华侨所在的实验室。桂华侨团队研发的高速公路能见度仪,在整个安徽省的高速公路每隔15公里做布网监测,为高速公路的行车安全提供保障,该设备目前在全国20多个省市得到应用。桂华侨还牵头编制了我国第一个专门针对移动源超细颗粒物监测的团体标准,该标准也得到了同行认可。
每一项成果的取得,都离不开辛勤汗水的浇灌。为了一项科研攻关,常常需要连续数月的实验,为了不影响科研进程,桂华侨常常放弃休假,坚守在实验场地。余同柱和桂华侨同事多年,之前在桂华侨的带领下,他们共同研发大气颗粒物测量设备。“为了寻求理想的实验结果,桂老师不厌其烦地带领我们一遍又一遍重复做实验,有时候当我们想放弃的时候,他还坚持带我们从头再来一次,哪怕是推翻原先的方案,耐心地与我们讨论新的方案,重新搭建测量光路,这种对科研攻关执着追求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余同柱说。
前不久,桂华侨获得了2022年“安徽省最美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这是对我们科研工作者的肯定,对于我来说更是一份责任。”桂华侨表示,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他将继续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发更加精准、更加智能的颗粒物监测技术装备,为我国打赢蓝天保卫战贡献一份力量。(中安在线记者 张毅璞 刘职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