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岛团队在解析臭氧极端污染事件的传输和来源机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安光所谢品华研究员团队在臭氧 (O 3 )极端污染事件不同垂直高度的臭氧传输特征和来源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工作以《一次臭氧极端污染事件下不同垂直高度传输过程及源归因综合分析—以合肥为例》为题发表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
加强PM 2.5和臭氧协同控制,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联防联控,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已成为“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的目标。长三角地区在夏秋两季臭氧污染事件频发,天气类型在多尺度上(局地到区域)影响臭氧的传输和光化学生成。然而,在高浓度臭氧污染事件背景下,臭氧的三维传输特征和溯源研究极少。
谢品华团队将立体探测技术与数值模型相结合,以合肥为受体城市,揭示了一次臭氧异常高值的传输和来源形成机制。基于臭氧立体观测结果发现,2020年9月5日,高浓度臭氧气团通过夜间残留层传输至合肥市上空,次日通过垂直湍流等过程回流至地面,造成合肥市次日臭氧出现极端高值。模式计算表明,台风来临前夕,长三角地区出现风场弱、辐射强的停滞气象条件,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在此条件下,光化学反应主导臭氧的形成和积累,使得长三角出现了严重的臭氧污染。在东南风场的作用下,高浓度臭氧气团向西北方向传输、汇集,随后受台风影响进一步向西南方向传输,致使安徽中部地区(包括合肥)和西南部地区出现严重的臭氧污染。基于区域臭氧溯源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的区域性贡献主导合肥市此次事件地面及不同高度臭氧污染的形成,其中江苏南部和安徽南部(芜湖、马鞍山和铜陵等市)对合肥市的臭氧贡献最高。基于时间溯源结果发现,前三天NO x排放产生的臭氧发挥了重要作用,需要特别注意前一天的臭氧贡献。该结果对于深刻理解长三角地区臭氧传输机制和优化防控臭氧重污染的区域和时段排放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3.167237
极端污染事件下臭氧浓度的立体分布、传输过程和来源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