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进展

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研究 > 科研进展

智能所应邀发表电化学检测砷进展综述文章

作者:杨猛发布时间:2017-09-19【打印】【关闭】

  近期,智能所黄行九研究员课题组应邀撰写电化学检测砷进展综述文章Recent developments in electrochemical determination of arsenic并发表在Current Opinion in Electrochemistryhttp://dx.doi.org/10.1016/j.coelec.2017.08.002上。 

  考虑到无机砷对人体与生态环境的严重危险性,当前,发展测量痕量与超痕量水平砷的电化学分析方法已成为环境分析领域研究热点之一。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材料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电极修饰剂构筑电化学敏感界面,从而提高电化学方法分析检测砷的灵敏度与准确性,并已在砷的分析检测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因此,为了评估电化学方法检测砷的研究现状,跟进发展趋势,并关注检测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简要的综合介绍关于电化学分析检测砷是非常必要的。 

  该综述主要介绍了近两年来所使用的电极材料及电解质pH值的发展趋势,以及电化学方法与其他技术联用分析检测无机砷的进展。通过调研,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试图摆脱贵金属材料,利用非贵金属纳米材料作为电极修饰剂;2、虽然酸性介质分析检测砷是目前最常见的缓冲溶液,但是在中性pH或碱性条件下进行检测的研究逐渐增加;3、不断开发电化学方法与其他技术联用的分析方法。 

  此外,本文提出了目前电化学方法分析检测砷存在的关键问题和挑战。课题组研究人员指出增强抗干扰和敏感性的机制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尽管已经提出了吸附电催化和吸附扩散的理论,但直接的实验证据仍然不足。结合光谱技术与理论计算,如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XAFS)和密度泛函理论(DFT),从而获得砷与电极修饰材之间的相互作用,包括配位数、键合形式、键长和键能等,从而在原子水平上更深入地了解释获得增强的电化学信号的本质原因。另外,探索开发便携、易操作的电化学传感器件,能够让非专业人员利用其实现污染物的准确、稳定、在线检测将是研究人员努力的方向。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中国科学院创新交叉团队、合肥研究院院长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支持。 

    文章链接: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451910317300273 

1 电化学方法分析检测无机砷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