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111个“三八”国际妇女节之际,从全国妇联、安徽省妇联、安徽省直妇工委传来喜报,合肥研究院荣获多项国家级、省级和省直妇女表彰。健康所临床部、等离子体所应用研究室生物技术团队被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智能所吴丽芳研究员获“安徽省三八红旗手”称号。健康所刘静研究员获“省直机关优秀女性”称号。
健康所临床部
健康所临床部(肿瘤医院)是一所近700人规模的、中科院唯一 一家以转化医学为主要特色的研究型肿瘤专科医院,承担着健康所高端物理技术向医学转化的临床实验研究任务。现有女职工471人,占职工总数67.96%。医院一直把创建“巾帼文明岗”活动融入医院改革发展进程中,激发女职工矢志创新、追求卓越的优秀品质和甘于奉献、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引领和激励广大妇女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为建设中科院特色、水平一流、研究型三级甲等医院贡献力量。医院肿瘤放射治疗水平已达到国内一流、省内领先,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康博刀”微创消融术、3D技术切除肿瘤等,发现了肺癌新型标志物。近5年来,医院不断加强医研结合,产出了一批创新成果,其中女职工参与发表SCI文章60多篇,中文核心论文30余篇,女职工主持或参加的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0多项,其他横向课题项目30余项。
等离子体所应用研究室生物技术团队
等离子体所应用研究室生物技术团队面向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健康,专注于高价值功能营养素的生物技术开发及其应用研究,致力于打造一支从微生物菌种创制到产业化开发的人才队伍。团队承担了多项科技攻关项目如863计划项目、中科院STS区域重点项目、中科院战略新兴产业项目、省科技攻关项目和企业委托开发项目。团队始终践行用科技成果服务于百姓、奉献社会、争创一流。已实现产业化项目有N-乙酰神经氨酸(唾液酸、SA)、β-胡萝卜素(BC)、番茄红素(LYC)等产品。N-乙酰神经氨酸(唾液酸,SA)相关研究成果转化至武汉中科光谷绿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于2017年成功实现了产业化。中科光谷是国内首家拿到SA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占据国内SA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引领SA行业发展。同时团队以SA应用技术成果转化分别成立了合肥中科华燕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合肥中科特一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中科华燕专注研发SA系列安全、有效的护肤品及提供护肤品开发技术解决方案,为我国的护肤品产业注入专业生物科技能量。中科特一专注于功能食品、特医食品、保健食品研发,坚持科技创新,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高品质健康产品。
吴丽芳研究员
吴丽芳研究员长期从事绿色农业研究工作,是安徽省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曾获安徽省省院共建一等奖、中科院科技发展促进奖二等奖。多年来,她围绕科研中心工作,践行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取得了杰出成绩:在Nature,Plant Physiology等刊物上发表论文79篇,取得发明专利授权50项。近5年带领团队实现15项科技成果转化,推广8723万亩,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作为一名工作在科技战线上的共产党员,她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强化“科教兴国、创新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先进性的精神内涵。2009年,她作为离子束生物工程与植物分子生物学交叉领域学术带头人应召回国,把水稻抗病基因与致病菌相互作用理论应用到小麦抗病品种选育和环保农药产品研发,建立了我国首个基于多学科交叉的小麦赤霉病绿色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其团队以中低产田提质增效为目标,联合20多所大学和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打造了我国首个农业全产业链技术集成和示范样板——第二粮仓科技工程,为国家中低产田改良提供了系统化工程化解决方案。
刘静研究员
刘静研究员于2013年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归国,在健康所抗肿瘤靶向药物研究团队中担任药物化学方向学术带头人,主持并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科院战略性先导专项子课题、安徽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科研成果获得2019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6-2017年度省院共建二等奖等。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她勇挑重担,开拓创新,团结带领科研人员努力拼搏,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和人民生命健康,以中国高发的重大疾病的临床用药需求为导向,在几年时间内建设了先进的综合性药物研究和测试平台,取得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并实现转化。目前已在Cell、Nat Chem Biol、PNAS(获Nature Methods亮点点评)、Leukemia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参与编写国际专著2部,获得中国授权专利10件,美国授权专利4件,申请中国及PCT国际专利40余件,向企业转化10余件。近年来带领团队研发了十余种针对不同癌症如胃肠间质瘤、白血病、淋巴瘤等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小分子激酶抑制剂类临床前候选药物,其中一种针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化药1类创新靶向药物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