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25日,中国科学院京区科学技术协会组织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学生赴合肥研究院开展为期2天的求真科学营活动。76名高一、高二理科班学生在6名教师的带领下走进固体所,分组完成了课题探究、实验操作、汇报答辩等科学实践课程。
量体裁衣:精心准备实验课题
固体所十分重视此次科学营工作,活动开始之前做了精心筹备。所综合办牵头召开相关负责人会议,成立科学营工作小组,讨论落实课题实验和具体方案,选择了八位博士学历的老师指导学生开展实验操作,并结合高中生的特点和研究所的学科方向定制了八项实验课题,分别是: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法对高致密钨材料的检测、利用3D打印技术制备不锈钢材料、锂离子电池的组装及电化学性能测试、超导材料的零电阻现象的实验测量、水热合成铁钴双金属纳米颗粒及其去除六价铬及有机污染物的性能研究、有序银纳米棒阵列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活性研究、纳米颗粒的制备表征、利用拉曼光谱进行微量检测。除此之外,还专门安排了所安全主管对各小组实验进行巡查,做好科学营的安全监督,切实保障实验操作安全顺利开展。
4月24日上午,科学营开营仪式在固体所小楼报告厅举行,合肥研究院综合处副处长王锐参加了仪式,并叮嘱同学们珍惜机会,专心实验,严格遵守实验规程,注意人身安全。固体所科研办副主任李越研究员从发展历史、研究方向、重要成果、科研平台、人才队伍、获奖情况等方面全面介绍了固体所的基本情况。所综合办主任滕雪梅欢迎附中老师和同学们的到来,希望大家在两天的固体所之行里有所收获,增强对科学研究的兴趣,更加热爱科学、专注生活。
勇于实践:积极探索科研奥秘
开营仪式结束后,同学们跟着指导老师进入实验室进行课题研究。本次活动选用的科研课题都选取自科研人员正在开展的一些重要科研项目,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课堂教学情况,有针对性的做了一些调整,适当降低难度,简化一些机械、重复的过程。在进行简要的实验流程介绍之后,同学们立刻就投入了实验操作中,有的负责实验操作,有的负责笔记记录,有的负责照片拍摄,还有的负责资料查询,大家分工有序、有条不紊。在指导老师的启发下,学生们通过一整天的观察、操作与实验,基本完成了各组的课题研究。
“这些同学们颠覆了我对高中生的认知,有的人多次获得全国物理或化学竞赛的奖项,知识程度完全达到大学本科水平”,“孩子们的好奇心重、问题多,但都很有深度,专业性也强,回答他们的问题我也下了一番功夫,可真不能把他们当小孩子看待”指导老师吴天星这样说道。“虽然只是高中生,但有的同学已经基本掌握了3D建模作图软件,这个小五角星就是由他们自己设计打印的,将留给他们做个纪念”,指导老师高瑞提起他们组的学生也是赞不绝口。
教学相长:激发彼此科研热情
4月25日下午,全体学员在固体所学术报告厅进行研究成果汇报,每组学生就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10分钟的演讲展示,中国科学院京区科学技术协会石曼老师主持会议。为了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前一晚同学们熬夜奋战到凌晨2、3点;;在大巴车上,大家哈欠连天却又异常兴奋地讨论实验问题;有的同学甚至在吃饭的间隙、上台的前一秒,还在抓紧时间修改汇报、进行答辩练习,“一个人恨不得掰成两个人用”。汇报中,同学们不约而同地表达了对指导老师的感激之情,他们通过这次的科学实践,不仅学到了知识技能,更启发了思维,将实践操作与课堂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升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能力,最重要的是懂得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意义。
在导师点评环节,老师们无一例外地表达了对同学们的赞叹,“好学、勤奋、刻苦、专注”是对他们的统一评价,同学们对科研充满求知欲望的态度给老师带来了很大的触动,教学相长,从指导同学们的过程中,也激发了他们换位思考,增强了工作责任感。
持之以恒:永保科学好奇心
固体所综合办主任滕雪梅用“感谢”“感恩”总结此次科学之旅,感谢同学们、指导老师、带队老师、工作人员这两天的辛勤付出,她告诉同学们,学习不是你必须要做的事,而是你想要去做的事,希望大家保持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珍惜机遇、心怀感恩,勇于探索,在科学之路上走的更远。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王海平老师在总结致辞指出,人们往往注重科学研究的最终成果,但成功背后的艰辛比成功更重要,只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才能取得科学领域的成就,愿每位同学都能拥有这种科学精神。
开营现场 |
分组实验 |
共同商讨 |
合影留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