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预报: 合肥研究院主页English旧版主页联系我们
科学岛新闻网
合肥研究院在富含氧空位的Ru/CeO2敏感材料的构筑及增强电分析行为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文章来源: 杨猛 发布时间: 2020-07-13

  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固体所环境材料与污染控制研究部博士后杨猛等人在前期晶面/晶相效应的电化学分析研究基础之上,通过在CeO2表面引入丰富的氧空位及负载Ru纳米粒子极大提升了其对重金属的电化学响应,并揭示了其增强电分析行为的敏感机理。相关研究成果以Ruthenium-loaded cerium dioxide nanocomposites with rich oxygen vacancies promoted the highly sensitive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 of Hg(II)”为题发表在传感器领域知名期刊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上。 

  CeO2作为一种半导体材料,由于其具有比表面积大、价态丰富、催化活性高等特性,在汽车尾气处理、光催化、燃料电池及CO催化氧化等领域有广泛应用。然而,由于CeO2材料导电性差及表面活性位点较少,限制了其电化学催化活性的进一步提高研究表明,通过引入氧空位及负载活性较好的金属可以有效提高CeO2的催化活性,然而,在增强电分析行为方面的相关机理仍需进一步探究 

  研究人员首先制备CeO2纳米立方体,并在400℃450℃500℃550℃600℃不同温度下煅烧处理利用其构筑的电化学敏感界检测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物Hg(II),发现在550煅烧处理下的CeO2纳米立方体表现出最优异的电分析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通过煅烧处理可以使氧空位被引入到CeO2纳米立方体表面,且不同温度煅烧后CeO2纳米立方体表面所含氧空位浓度不同 

  进一步分析表明,CeO2纳米立方体主要暴露的晶面为(100)面,有研究报道CeO2(100)面表层满覆盖的氧离子间存在很强的相互排斥作用,能够促进晶格氧内向外迁移,不仅增强氧空位的形成,调节催化活性,而且改善了氧的迁移率,提高氧化还原能力。电化学测试表明,煅烧处理后的CeO2纳米立方体导电性大大提高,且检测Hg(II)的灵敏度变化规律与其表面所含的Ce3+氧空位浓度变化完全一致。上述研究表明通过表面Ce3+与氧空位能够调制敏感材料表面电子结构及导电性,增加对Hg(II)的吸附-催化活性位点及加快电子的传递,从而获得增强的电化学响应信号。 

  另一方面,Ru作为一种金属活性较好的材料,具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催化活性。将Ru纳米粒子负载到CeO2纳米立方体中,利用Ru纳米粒子与CeO2的协同作用形成了具有优异氧化还原性能的活性位点,进一步提高了敏感材料的催化活性,从而实现对水体中痕量Hg(II)等重金属污染物的灵敏准确检测 

  相关工作为将来在原子尺度调控敏感材料的电化学行为提供了参考。 

  该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及安徽省博士后项目等项目的支持。 

  文章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25400520307000?via%3Dihub 

   

  Ru/CeO2的结构表征与电分析行为研究。(a) CeO2(550℃)SEM图;(b) Ru/CeO2SEM图;(c) CeO2(550℃)TEM图;(d) Ru/CeO2TEM图;(e) CeO2(550℃)和Ru/CeO2的XPS图;(f) CeO2(550℃)和Ru/CeO2的UV-Vis图;(g) CeO2(550℃)和Ru/CeO2的EPR图谱;(h-j) Ru/CeO2敏感材料对Hg(II)的电化学检测研究。 

   
  • 科学岛报
  • 科学岛报
  • 科学岛报